中机院对信息化时代来临的传媒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仔细分析和深入研究

 
中机院对信息化时代来临的传媒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仔细分析和深入研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也给传媒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改革方向 ,面对新的历史形式 ,传媒文化产业应该拥抱变化 ,顺势而为 ,理清未来发展思路和方向 引入先进技术 ,拓宽新的市场 ,促使传媒文化产业迈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基于此 ,中机院专家对信息化时代来临的传媒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仔细分析和深入研究。

1 信息化时代传媒文化产业存在的不足之处

1.1 总量规模较小 ,数字产品不多


        就全球目前的传媒文化产业市场而言 ,南北存在较大差异。美国是全球传媒文化发展中心 ,主导着整个传媒文化产业市场 ,欧洲紧随其后。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与欧美的差距逐步缩小 ,然而就国内而言 ,所占的市场份额仍然很小 ,总量规模不大。在 2009 年国务院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之后 ,相关部门对传媒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有了新的提升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 ,传媒业有了巨大的发展 ,但以新媒体为核心的媒体缺屈指可数 ,多数是将报纸的内容直接搬到网站上 ,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时代网络媒体的优势 ,并未引起民众的喜欢。

1.2 传媒文化产业改革较缓慢 ,市场消费不成熟

        改革主要包括两方面 :体制和市场。在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过程中 ,存在很多突出矛盾。如 :地方报纸虽然进行了市场化改革 ,将其分为时政类和非时政类 ,但由于没有触及体制的根本改变 ,非时政类的报纸通常存在政企不分的现象。这种情况极易导致政府权力过大 ,按照宣传办事而不是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这对于传统报纸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人们对传媒文化产业在存在一定的偏见 ,人们对于文化消费还没有养成自觉消费的习惯 ,文化外的消费仍然是消费的主体。所有这些都会传媒文化产业结构性的发展。

1.3 原创能力不强 ,开掘资源不够

        目前国内多数传媒文化都是抄袭、复制和模仿国外的成果 ,如《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等 ,缺乏原创 ,这是国内传媒文化的最大缺陷。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 ,处于信息化时代的传媒文化产业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时间和速度的竞争 ,而是逐步转变为观点和创意的竞争。谁的传媒文化产品具有创新性 ,就能得到观众的喜爱 ,最终占领市场。

1.4 知名品牌较少 ,缺乏传世精品

        就世界 500 强而言 ,目前国内还没有名扬世界的品牌。就全球范围而言 ,最典型的媒体代表有《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传统大报 ,最典型的电视代表有 BBC 和 CNN 等 ,这些品牌代表着当今传媒文化产业的发达程度。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这些老牌的传媒企业开始与时俱进 ,拥抱变化 ,积极开始转型 ,不仅有报纸网络版 ,新媒体运营中心等 ,同时还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拓展内容 ,巩固自身的品牌优势。品牌是实力的象征、品质的保证 ,国内传媒文化产业没有知名品牌 ,对传媒业的产业化进程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信息化时代 ,传媒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 ,受众选择的范围日益广泛 ,定位明确、塑造品牌不仅能够强化自身优势 ,也能使传媒产业在信息过剩的时代脱颖而出。

2 信息化时代传媒产业文化发展不足的解决措施

2.1 扩大规模 ,加强数字产品的开发


        要有效提升信息化时代国内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 ,提升国际影响力 ,首先要改善传统单一的传媒形式 ,有效将各种媒体进行深度整合 ,以便能够有效实现信息之间相互共享和交流 ;其次 ,国内传媒文化产业要认识到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的重要性 ,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和使用渠道 ,最终实现从整体上扩大规模 ,强化数字产品的开发。

2.2 积极进行体制改革

        在信息化时代 ,传媒文化产业要想快速发展 ,提升品质 ,必须对传统的传媒产业体制进行改革 ,积极支持和发展全新的传媒船业势在必行。如非时政类的报纸 ,由于没有涉及到时政 ,因此难以有效的进行宣传和推广。面对这种情况 ,必须积极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 ,加大宣传力度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市场格局 ,以便能够实现非时政类报纸由“生存型、温饱型”市场向着“精神型、文化型”的方向转变。

2.3 积极开发各种资源 ,加强创新

        传媒产业走向世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宣传 ,使其他国家能够更好的了解中国。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史 ,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 ,在进行传媒产业文化创新时 ,要充分考虑将国内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到传媒创作之中 ,这样不仅能有效宣传国家的传统文化 ,还能充实传媒产业作品。例如 :美国制作的电影《花木兰》就充分挖掘国内的传统文化 ,并以此为基础充实传媒文化产品 ,同时也有效宣传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信息化时代国内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 ,只有积极对其进行改造和完善 ,才能充分发挥传媒文化产业的作用 ,提高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在信息化时代 ,数字技术的出现为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机遇和挑战 ,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 ,揭开传媒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上一篇:沈阳现代服务业比重逐年提高 服务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下一篇:四川作为“一带一轴”格局的重要节点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后发优势明显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