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研究

 

未来五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研究


        8月25日,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展望十三五 发展谱新篇”——《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

 

  一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立足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判断,提出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动供给侧改革,转移、淘汰过剩产能,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培育新的增长点,必将更加关注和支持新的经济增长领域,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是首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展望新的发展周期,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城市发展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增长转变,首都经济结构由三次产业调整的“量变”进入内部结构深度调整的“质变”阶段,在保持平稳增长中,首都经济将迈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细化、结构更合理的发展阶段,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拓展了新的战略空间。
 

  三是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增长空间,为北京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提供了机遇。“文化+”、“互联网+”给产业增长带来新的动力,云计算、大数据、4G网络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众筹、众包、在线直播等新模式不断显现,文化领域创新创业加速,新设企业数量保持高位增长,将为产业稳步增长提供持久动力。
 

  四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有利于北京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破解城市发展难题,也有利于文创产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三地文创产业发展优势互补,将进一步拉伸产业链条,提升三地文创产业发展质量。
 

        未来五年,北京市文创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是什么?
 

  优化文创产业发展布局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向优势区县集中,城区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产业配套协调优势等得到更好的发挥,东城、西城、海淀、朝阳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承载区域。但集约发展还需向均衡发展实现跨越。文化创意产业未来的发展布局应充分认识文化创意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特征及趋势,突出布局重点,重点推动核心城区、产业功能性区域的集约化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提出,根据各区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形成各区梯次演进,有序衔接的发展格局。例如,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着力发挥文化科技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软件信息服务业、文化传媒业、动漫网游等以“互联网+”为特征的高精尖产业形态。大兴区(亦庄)充分利用首都新机场带动辐射效应,重点推进设计服务、新媒体等产业发展。
 

         要严格执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大力推进产业资源优化整合与引导疏解。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大力发展高产出、高附加、高辐射的新型业态,突出市场精准化、产品精品化、服务精细化,推动形成发展速度与质量、发展规模与效益相统一的“高精尖”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加强市级文创产业园区建设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必须下大力气提升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水平。从2006年认定第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始十年来,北京市认定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或园区有30家,各区县认定的园区就更多了。同时,在整体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正迈入质量效益型发展的新阶段,产业发展从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提质增效转变,园区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渐显露。
 

  促进“互联网+”文化创意新业态发展
 

        未来世界是互联网的世界,能否利用好互联网,产生化学效应,是促进文创产业发展的关键。“十三五”时期,要利用互联网打造文化创意生态系统,整合创意、硬件、软件、资本等要素,实现文化生产力的提速换挡。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改革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十三五”时期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探索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推动文化事业单位形成良好运行机制。
 

  完善文化市场体系
 

  北京文化要素资源荟萃,文化消费潜力巨大,必须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速形成人才、资本、版权等各类要素高效配置、竞相涌流的生动局面,吸引高精尖文化企业和人才到北京创业创新。为此,《规划》提出,一是加强重点企业的培育。在做优做强国有骨干企业同时,重点支持民营领军文化企业进一步壮大,研究制定小微文化企业孵化培育计划,扶持发展一批小微文化市场主体,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二是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继续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从企业注册、场地租赁、创业指导、技术研发和金融支持等方面提供服务。三是继续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研究制定小微文化企业孵化培育计划,为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综合服务。
 

  增强文化消费带动力
 

  提振文化消费是带动全市经济增长及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经。刺激与扩大文化消费,将丰富居民消费的层次,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进而释放消费潜能,拉动内需增长。从北京文化消费的潜力来看,北京居民收入仍会保持稳定的增长,文化消费意愿将随着供给的规模化、消费的便利化、手段的多样化、内容的个性化等因素的刺激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时期首都文化消费潜力巨大,亟待释放。针对北京文化消费的趋势和特点,促进北京文化消费必须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着力点。一是丰富文化消费内容,二是推动文化消费升级,三是推动消费模式创新,四是加大基本文化消费补贴。


上一篇:全国拟建60个产城融合示范区

下一篇:温州通用航空“无中生有”带动着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