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用机场发展策略建议探讨

本章重点探讨我国通用机场建设运营发展对策,以期对我国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一、优化通用机场建设运营补贴

通用机场是通用航空发展的关键支撑,其在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促进地方经济转型方面发挥重要的价值,因此建议优化通用机场建设运营补贴机制,按照通用机场的类型建立差异化的补贴方案。建议在国家层面加大对A类通用机场建设和运营的支持力度,深化A类通用机场交通运输服务功能,为更多偏远地区群众提供基本航空运输服务。同时,鼓励在地方层面综合评估通用机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促进不同类型通用机场建设和运营的政策举措,同时,优化对地方国资通航平台企业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地方建设和运营通用机场的积极性。

我国通用机场发展策略建议探讨

二、统筹中西部地区通用机场布局

我国通用机场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通用机场数量不足,通用机场区域分布差异较为明显。通用航空短途运输具有公共交通运输属性,利用“小机型、小航线、短航程”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老少边穷等公路、铁路欠发达地区群众的基本交通出行,实现基本航空服务均等化。建议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通用机场建设和运营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通用航空的社会效益;统筹中西部地区通用机场布局规划,避免省级层面各自为战;支持“支-通”短途运输航线开通,在深化通用机场交通运输服务的同时,也为支线运输机场支撑提供大量的客、货流,为我国航空运输提供显著的增量空间。

三、加快完善通用机场法规体系

适应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快通用航空法规体系重构工作,完善通用机场可研报告编制、建设标准、运行规范等方面的规章体系。落实通用航空“分类管理、放管结合、以放为主”的要求,针对通用航空器的运行特点,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对通用机场的建设标准、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标准、机场运行管理等方面制定与运输机场差异化的法规体系,全面降低通用机场建设的准入门槛、投资规模和运营成本,推动通用航空“热起来、飞起来”。此外,无人机、eVTOL等新型航空器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起降场地,对无人机起降场、垂直起降机场(Vertiport)等新型通用机场设计标准、运行方式等的法规体系需要加快推进。

四、推进通用机场智慧化进程

通用机场是低空基础设施的重要方面,建设数字化的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一方面是智慧民航建设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在通用机场综合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提升通用机场、低空空域在航空器运行感知、数据传输、智能监管等方面的能力,推动通用机场及新型起降场运行的数字化水平,全面赋能短途运输、末端物流、空中游览等多种低空飞行场景,推动管理与服务的端到端数字化建设,更好的满足未来多样化、多层次、数字化的低空飞行需求,以通用机场智慧化推进低空经济发展新格局。

五、结论

通用机场是综合立体交通的重要支撑,是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当前,我国通用机场数量快速增加,医疗救护、短途运输、低空游览等应用场景不断扩大,eVTOL等新型载运航空器加速商业化运行,推动我国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在我国通用机场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通用机场建设等级低、区域布局不合理、法规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困境,亟需制定完善相关的发展策略,建议从优化建设运营补贴、统筹区域分布、加快完善法规体系和推进通用机场智慧化进程等方面,为我国通用机场的建设和运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共同推动我国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作者:范爱华,朱俊洪,苏畅)




上一篇:我国通用机场建设运营现状及运营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低空经济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