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河南省正处在转型发展攻坚的关键时期, 扩大开放依然是转型发展和赶超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战略是我国河南省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构建现代开放型经济体系的主平台, 规划建设“郑州空中丝绸之路试验区”既是创造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重要指示的关键性举措, 又是创造性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 也是打造带动河南省新一轮开放、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增长极的战略选择, 是一项政治任务, 意义重大。“综合试验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升级版。“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主通道、主战略、总平台, 随着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浪潮的深入推进, 各地都在围绕“一带一路”谋划新的“枢纽型”开放平台载体, 构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2017年以来, “一带一路”建设的升级版——“综合试验区”正式登场, 2017年9月浙江省政府发布《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2018年9月, 辽宁省委省政府发布《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
 
郑州空中丝绸之路试验区建设框架,郑州空中丝绸之路试验区重点任务
 
如何打造升级版河南省“一带一路”, 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规划建设“郑州空中丝绸之路试验区”是河南省发挥优势、抢抓机遇、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带动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体框架
(一) 总体思路
坚持“四个意识”,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系列重要讲话和“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重要指示, 敢为人先, 先行先试, 创建“郑州空中丝绸之路试验区”开放发展新平台, 力争进入国家战略。
坚持“五大新发展理念”, 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和创新驱动核心战略, 即“一主一核”双轮驱动战略, 以“一带一路”建设和全面开放为统领, 充分发挥“郑州空中丝绸之路试验区”开放发展增长极功能, 带动全省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 构建现代开放型经济体系, 加快经济强省建设。
坚持“项目带动”, 以郑州航空港区为核心区, 以“郑汴港金三角新区”为主体区, 以“郑州1+5黄河大湾区”为支撑区, 以“四龙、四通、四城”为重点, 以国际空中丝绸之路枢纽网络体系建设为先导, 推进“四枢同构、四港联动、四路并举”,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 打造世界一流软硬环境, 促进国际贸易集聚、国际产能集聚、国际科创集聚、国际金融资本集聚、国际人文人才集聚等“五大高端要素集群”, 打造“一大门户、一大枢纽、五大功能区”, 争当“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 把郑州建成“一带一路”国际枢纽城市, 特别是空中丝绸之路战略国际枢纽城市。

(二) 总体功能定位
总体功能定位为“一大门户、一大枢纽、五大功能区”。“一大门户”: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开放门户;“一大枢纽”:国际空中丝绸之路枢纽和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五大功能区”:国际自由贸易和投资先行区、国际产能合作引领区、国际科创合作示范区、国际金融集聚区、国际人文交流窗口区。

(三) 试验目标
到2020年, 试验区建设全面展开, 国际空中丝绸之路枢纽网络体系加速构建, “四龙、四通、四城”项目建设取得突破, “四枢同构、四港联动、四路并举”加快推进, “一大门户、一大枢纽、五大功能区”建设成效显著, 力争成功申建国家级“郑州空中丝绸之路试验区”。力争2030年建成世界领先的空中丝绸之路试验区。
 
“四大具体目标”: (1) 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成空中丝绸之路的桥头堡, 争创自由贸易港; (2) 把“郑汴港金三角新区”建成空中丝绸之路的枢纽型新经济新区, 争创国家级城市新区和全域自由贸易试验区; (3) 把郑州建成“一带一路”国际枢纽城市, 特别是空中丝绸之路战略国际枢纽城市或世界级枢纽型中心城市; (4) 把“郑州1+5同城化黄河大湾区”建成空中丝绸之路的支撑联动区, 建成世界级的国际化大湾区。

重点任务
按照总体功能定位、战略目标、空间布局的基本要求, 着力提升“五龙”, 强化“五通”, 打造“五城”。
(一) 以航空港为龙头, 强化设施联通, 打造国际枢纽型城市
强化国际枢纽网络体系建设。加快建设郑州国际航空客货运枢纽、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适时启动建设三、四、五跑道, 推进T3航站楼与高铁南站的“双枢纽”一体化建设, 实现“空铁”无缝对接。提升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双枢纽”的集疏功能, 打造郑州—东北亚、东南亚、美洲、非洲、中东等“1+N”枢纽网络。引入国内外客货运航空公司入驻, 织密国际航线网络。推进“四枢、四港、四路”并举联动、多式联运无缝对接, 构建铁路集装箱货运集疏网络, 打造中欧班列第一枢纽品牌。
 
充分利用第五航权建设国际领先的一流航空枢纽。2018年11月23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 指出“在对外航权谈判中, 支持郑州机场利用第五航权,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允许外国航空公司承载经郑州至第三国的客货业务, 积极向国外航空公司推荐并引导申请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航空公司执飞郑州机场”。应充分利用第五航权, 着力建设国际领先的一流航空枢纽, 力争进入全球前列。
 
发布“空中丝绸之路郑州价格指数”。建设空中丝绸之路大数据中心, 建立空中丝绸之路贸易指数体系, 定期向全球发布, 鼓励郑州商品交易所等机构开发空运金融衍生品, 提高“空丝指数”的国际影响力。

(二) 以自贸区和自贸港建设为龙头, 强化投资贸易, 打造中西部地区国际开放门户城市
创建“郑汴港金三角自由贸易区”。复制上海等地成功经验, 力争将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至“郑汴港金三角新区”, 放宽市场准入, 创建服务贸易试验区, 探索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新机制。规划建设国际经贸合作产业园, 打造中卢航空经济合作示范区, 创建欧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建设中欧联动发展、双向开放示范区。
 
创建郑州航空港自由贸易港。建设“1+N”保税区, 即一个综合全保税区、多个专业保税区, 形成全产业链全功能保税区体系。完善口岸功能, 加快申建各类特种商品进口口岸, 建设国际邮件经转中心, 形成“1+N”功能口岸体系。提升通关能力, 创新口岸监管方式, 依托电子口岸公共平台, 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提高通关效率。试点开放航空服务, 充分利用第五航权, 加快形成覆盖全球的国际客货运航空网络, 促进临空服务业快速集聚, 做大做强临空产业集群。
 
创建“网上自由贸易试验区”。瞄准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电商基地战略目标, 以改革创新为先导, 争取国家系列配套优惠政策支持, 强化先发优势, 营造优越环境, 建设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试验区。吸引国际电商平台企业、物流集成商和知名品牌集聚, 创新“跨境电商+空港+陆港+邮政”运营模式, 双向设立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海外仓, 建设双向跨境贸易平台和电商综合运营中心。建设跨境电商综合保税区和产业集聚区。推动建立网上世界贸易组织 (EWTO) , 主导制定跨境电商网上世界贸易规则体系, 创新高效率的交易、监管、通关、服务体系, 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生态圈体系, 建设国际供应链示范区, 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电子商务综合产业园。

(三) 以国际产业园区和科创园区建设为龙头, 强化产业互通, 打造国际产业科创中心城市
建设国别高端特色产业园。建设国别产业园是承接发达国家高端产业转移的有效途径, 河南省在这方面是滞后的。借鉴沿海发达地区成功经验, 围绕信息技术、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汽车、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经济、枢纽经济、创意经济、生态经济、智慧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 规划建设中外 (如美、日、韩、德、英、法、意、以、中东欧、北欧等国家或地区) 特色产业园、工业园、科技园、软件园、服务外包园、物流园、生态园、智慧园等各类特色产业园区。着力复制富士康“招大带小”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 通过引进龙头跨国公司带动关联产业快速集聚。支持河南省骨干企业和龙头机构赴海外建立特色产业园区, 促进过剩产能向外转移。
 
建设中外合作科技园。瞄准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智慧、生态等战略领域, 建设中美、日、韩、欧、以等科技园 (科技城、科创园、双创园) , 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 (研发中心)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或产业孵化基地。支持河南省骨干企业赴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和高新产业孵化基地。
 
(四) 以空中丝绸之路国际金融中心和总部基地为龙头, 强化资本融通, 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城市
建设金融总部集聚区, 大力实施引金入豫和做大做强金融豫军战略。引进国内外知名银行、保险、证券、投资、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入驻, 鼓励成立中外合资合作金融机构, 引进世行、亚行、亚投行、丝路基金等, 促进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快速集聚, 支撑航空经济的快速崛起。鼓励河南省骨干金融机构国际化发展, 以支撑河南省骨干企业的国际化投资与贸易。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引进来、走出去, 创新发展和国际化发展。
 
建设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资本融资中心。紧紧围绕航空枢纽建设、航空公司、物流公司、电商平台、产业园区、创新创业、配套服务等航空经济产业链体系, 做大做强多层次资本市场, 吸引国际国内证券交易所在航空港建立分支机构, 构建开放型的国际融资体系和国际融资基地。鼓励跨境投资和融资, 试点放开资本项目自由流动, 试点人民币跨境借贷、融资、结算、支付等金融服务。引进国内外证券交易所、商品期货交易所、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所及关联金融等服务机构。鼓励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赴海外上市融资。引进或建立航空融资租赁公司和保险公司, 建设郑州国际航空器融资租赁中心和保险中心。全力支持河南航投做大做强, 使之成为航空枢纽建设和航空经济发展的支柱。
 
(五) 以国际化交流为龙头, 强化民心相通, 打造空中丝绸之路文化中心城市
构建国际交往新平台。创新PPP模式和体制机制, 加快领事馆区、国际签证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艺术中心、国际航空航天博物馆、国际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蓝天国际航空小镇社区等建设, 吸引国际组织、外国商会协会入驻, 与重点国家或地区建立地方政府、国际组织、投资促进机构、使领馆、商会协会、骨干企业的“六位一体”商贸服务与人文交流促进机制, 建立空中丝绸之路研究院智库, 举办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论坛, 加快构建国际机构集聚区和空中丝绸之路中央商务区。
 
做大做强高端服务贸易。大力开展文化、旅游、教育、科技、健康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实施做大做强中原文化品牌与走出去行动计划, 建立文化传媒集团或联盟, 组团出海。鼓励在“郑汴港新区”建设国别文化中心, 打造一批知名国际会展和论坛品牌。实施做大做强中原旅游品牌与走出去行动计划, 叫响“郑汴洛许安”古都文化品牌以及南太行、伏牛山、大别山等山水旅游品牌, 倾力打造“郑汴洛黄河文明旅游走廊品牌”。大力开展国际教育合作, 全力引进国外知名大学和职教机构, 积极创办中外合作的“中原航空航天科技大学”, 鼓励河南省骨干教育机构走出去, 抢占国外教育市场, 同时推广中原文化。大力开展国际科技和健康合作, 引进国内外权威科技研发机构和健康医疗机构, 鼓励举办中外合作的健康产业园区, 促进特色健康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

 

 

中机院致力于各类自由贸易区(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口岸经济区临空经济区、陆港经济“一带一路”发展项目的研究、规划及招商运营。先后为满洲里、天竺、杨凌综合保税区进行规划;于北京新机场、武汉、张掖等地规划临空产业经济建设;于成都、菏泽、安宁等地规划陆港经济产业建设;为泰州、孝感、贵阳、霍尔果斯等地进行经济开发区规划。均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成为当地产业(园区)经济建设的行动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