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的多维探索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3-13  点击:241
中机院围绕“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为主题,从背景、现状、规划方向重点和发展趋势及全国临空经济区数量及分布情况进行详细展开探讨

以下是中机院关于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的详细分析:


 一、政策背景

- 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临空经济,推动空域管理改革。2025年2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举办产业资源推介会,展示了在产业布局、资源聚集和创新驱动方面的实力。2024年,郑州航空港出台《郑州航空港区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4年—2027年)》,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 地方政策扶持: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例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布《政策措施清单》,从多个方面支持产业发展。重庆等地也提出给予财税政策扶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加快推进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的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二、现状

- 产业规模与增长:截至2023年,全国已经明确规划和开始建设的临空经济区有89个,东部、中部、西部均有所发展。一些临空经济区如郑州航空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

- 基础设施建设:临空经济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例如,郑州航空港区正在加快建设各类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包括起降场点、eVTOL起降运营中心等。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通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速要素资源聚集。

- 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临空经济区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一些地区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打造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孵化。同时,临空经济与低空经济的融合也在不断推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的多维探索

 三、规划方向重点

- 产业布局优化:构建以生命健康、航空物流、高端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例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构建了“1+2+2”产业体系,吸引了细胞基因治疗、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入驻。

- 空间布局规划:科学规划临空经济区的空间布局,形成机场核心区、紧邻空港区、外围辐射带动区等多层次的功能分区。例如,郑州航空港在空间布局上注重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立体交通网络。推进机场扩建,增设跑道,布局城市楼宇停机坪、乡镇应急起降点等。

- 政策支持与创新:制定专项产业扶持政策,提供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驱动:未来,临空经济区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推动航空技术、信息技术等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产业的智能化水平。

- 产业融合加深:临空经济与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其他领域的融合将更加紧密,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生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 区域协同发展:临空经济区将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 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建筑、新能源技术等,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五、经典案例分析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 背景与成就: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通过举办产业资源推介会,展示了区域在产业布局、资源聚集和创新驱动方面的实力。目前,该区域正在通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速要素资源聚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 经验与启示:注重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打造特色“园中园”,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同时,通过政策支持和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 郑州航空港

    - 背景与成就:郑州航空港出台了《郑州航空港区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4年—2027年)》,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科技创新等手段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 经验与启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低空经济特色产业。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支持企业研发,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促进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 美国孟菲斯空港经济区

    - 背景与成就:美国孟菲斯空港经济区是全球重要的航空货运枢纽之一,以其高效的物流体系和完善的产业配套而闻名。

    - 经验与启示:构建以航空货运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吸引了众多相关企业集聚,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同时,注重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优化,提升物流效率。


六、全国临空经济区数量及分布情况

‌1、总体规模

‌数量:截至2023年7月,全国已明确规划和建设的临空经济区达89个,覆盖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

‌国家级示范区:目前获批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共17个(如上海浦东、北京大兴、郑州航空港等),其综合实力显著高于非国家级示范区。

‌2、区域分布特点

‌东部地区

‌核心城市主导: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临空经济区发展领先,占据全国综合排名前四位。

‌产业集聚:依托发达交通网络和成熟产业链,重点布局航空物流、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构建“1+2+2”产业体系)。

‌中西部地区

‌加速追赶:郑州、成都、重庆等中西部城市临空经济区通过政策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崛起,郑州航空港区已形成完整低空经济产业链。

‌特色发展:南宁、西安等城市通过差异化定位(如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排名上升6位)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空间布局模式

‌功能分区:多数临空经济区采用“核心区+辐射带”模式,例如:

‌郑州航空港:“一核领三区”(空港核心区、城市综合服务区、临港商展区、高端制造区);

‌青岛临空经济区:“一核五区一带”(空港发展核、通航产业区、航空制造区等)。

‌3、发展趋势

‌区域均衡化:中西部地区临空经济区数量占比持续提升,推动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

‌产业融合深化:国家级示范区通过“航空+制造”“航空+数字”等模式引领产业升级(如郑州航空港推动低空经济与临空经济融合)。


上一篇:"临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背景、现状、重点方向及发展趋势
下一篇:现代仓储物流产业布局规划背景、现状、重点方向及发展趋势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