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临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背景、现状、重点方向及发展趋势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3-13  点击:202
以下是中机院关于"临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的详细分析:

以下是中机院关于"临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的详细分析:


 一、政策背景

- 国家层面: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等特点,有望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增量”。自2024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正逐步形成从政策布局到产业生态的全新发展格局。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包括低空经济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低空经济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凸显了低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地方政府:各地政府积极响应中央政策,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例如,湖南省于2020年成为全国首个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并围绕产业发展、市场培育等方面推出多项政策。深圳市则在2022年起陆续发布了《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和《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并制定了全国首部低空经济条例。


二、现状

- 产业规模与增长: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到5059.5亿元,预计2026年将超过1万亿元,至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 技术与创新:部分技术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低空创投领域热度较高。例如,中航工业的多款产品有力推动了低空经济发展,包括AS700“祥云”载人飞艇、HH-100无人货运系统等。

- 基础设施建设:尽管近年来我国通用机场数量不断增加,但仍存在通航机场数量较少、地区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截至2023年底,全国在册管理的通用机场数量仅有449个,仅为美国公共通航机场数量的11%左右。

- 应用场景:无人机应用场景主要是快递物流等,后续民用航拍、电力巡航、森林消防、国土监测等场景均具备需求和潜力;载人eVTOL商业化后在城市观光、个人出行等场景具备广阔潜力。

"临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背景、现状、重点方向及发展趋势

 三、规划方向重点

- 临空经济升级工程:

    - 航空物流2.0:建设智慧货运枢纽,发展“无人机+无人仓”智能分拨,拓展冷链物流、跨境电商标品仓等高端业态。

    - 临空制造创新:布局航空零部件维修制造、无人机总装测试基地,培育航空新材料、机载设备研发等细分领域。

    - 空港服务延伸:发展航材交易、航空培训、飞机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临空商务会展综合体。

- 低空经济培育工程:

    - 无人机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工业级无人机研发制造、飞控系统开发、遥感数据处理等方向,在电力巡检、农林植保、应急救灾等领域拓展应用场景。

    - 通用航空服务:发展短途运输、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等消费类服务,建设城市空中交通(UAM)试点,探索“空中的士”模式。

    - 低空数字经济:搭建低空数据交易平台,开发空域动态管理系统,培育飞行模拟、数字孪生等配套产业。

- 空间布局优化:构建“一核两带多节点”空间格局,包括空港综合服务核、临空产业带、低空经济带以及辐射节点等。

- 基础设施支撑:

    - 立体交通网络:推进机场三期扩建,增设通用航空专用跑道,布局城市楼宇停机坪、乡镇应急起降点。

    - 新型基建配套:建设低空通信导航监控“一张网”,部署无人机智能机库、快速充电桩。

    - 数字管理平台:搭建“临空低空经济大脑”,集成空域审批、飞行监控、应急响应功能。


四、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是低空装备的发展趋势。未来新的通航产业将形成以绿色电动为方向的产业配套体系、低空智联为代表的运营支持体系等。

- 产业融合:临空经济与低空经济的融合将更加紧密,空港枢纽为低空经济提供基础设施,低空场景反哺临空产业升级。

-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和技术的进步,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应用场景拓展: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和深化,包括物流、救援、旅游、培训等多个领域,形成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产业生态。


五、“临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1、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 背景与成就

    -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依托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发展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临空经济高地。

    - 在航空物流方面,吸引了众多知名物流企业,如顺丰、DHL等,建设了多个大型物流枢纽和分拨中心,使郑州成为全国重要的航空货运集散地。

    - 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富士康等企业的入驻,让郑州航空港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推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集聚。

- 经验与启示

    -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机场功能,提升航空运输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 注重产业生态培育,以富士康为龙头,吸引众多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 政策支持与体制机制创新,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优惠政策,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深圳南头直升机场

- 背景与成就

    - 深圳南头直升机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空中交通枢纽,近年来在低空经济领域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 通用航空运营方面,开展了空中观光、短途运输、飞行培训等多种业务,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

    - 无人机研发制造领域,深圳涌现出大疆创新等一批领先企业,产品占据全球市场重要份额,推动了无人机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 经验与启示

    -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发展低空经济特色产业。

    - 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支持企业研发,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动低空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 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促进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3、美国丹佛国际机场

- 背景与成就

    - 美国丹佛国际机场是全球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其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典型性。

    - 该机场周边形成了庞大的航空相关产业集群,涵盖航空维修、物流、航空金融、会议展览等多个领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 注重可持续发展,在机场建设和运营中融入环保理念,采用新能源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经验与启示

    - 以机场为核心,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 强调多式联运和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 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实现临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德国法兰克福机场

- 背景与成就

    - 德国法兰克福机场是欧洲重要的航空枢纽,其在临空经济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方面有独特经验。

    - 机场周边除了传统的航空物流和维修业务外,还发展了航空培训、航空医疗、通用航空等多元化产业,形成了综合性的经济区域。

    - 强调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机构紧密联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 经验与启示

    - 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避免过度依赖单一产业,增强经济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 注重国际化发展,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吸引国际企业入驻,提升临空经济的国际化水平。


上一篇:省(市)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
下一篇: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的多维探索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