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安顺市中药材产业发展五大建议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1-10  点击:100
上一节我们通过系统分析安顺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章节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包括选择合适的品种、拓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加强标准化建设、推进品牌建设等,旨在为推动安顺市中药材多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上一节我们通过系统分析安顺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章节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包括选择合适的品种、拓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加强标准化建设、推进品牌建设等,旨在为推动安顺市中药材多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一、选择合适的道地药材品种

优选符合安顺市道地特色、具备市场优势和产业发展前景的中药材品种进行重点发展,以“精、优、特”为发展目标,避免脱离实际盲目追求大规模种植。根据药材的道地性、林下适宜性以及近年来的引种试种情况,建议分类引导不同类型的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差异化种植:对于资金投入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一般农户,可以选择种植周期短的太子参、茯苓、天麻等药材;拥有闲置荒坡林地资源的企业,可选择种植杜仲、黄柏等长周期药材,并在林下套种喜阴短周期的头花蓼、石斛等药材,实现以短养长;有固定药材需求的中药饮品生产企业可与种植主体合作,共建定制药园,发展投入较大、生产周期较长但市场需求稳定的黄精、白及等药材;而具备一定经济和技术实力的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可以选择重楼、三七等高价值但有一定市场风险的药材进行种植。

安顺市中药材产业发展五大建议

二、拓展林下中药材种植

相关研究表明,林下中药材生态种植能让中药材回归原生环境,通过经受弱光、干旱、高温、严寒、病虫害、养分缺乏及昼夜温差等自然生境下的逆境胁迫,有助于药效成分的积累,使中药材质量接近野生品。当前,全国耕地资源主要用于粮油作物种植,平原地区的中药材种植空间被压缩,正逐步向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转移。安顺市森林资源丰富,林下空间广阔,生态环境良好,具备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的优越条件。林业部门数据显示,全市林地面积达5.19万hm2,其中1.16万hm2可用于发展林下种植。截至2023年12月,全市林下中草药材种植面积3816hm2,产量21262t,产值37949万元,表明林下中药材种植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鉴于石斛、天麻、黄精、三七、重楼、茯苓等药材在安顺市已有成功种植案例,建议科学规划“国储林+林下经济”等项目,通过减免林地租金、提供项目支持等方式给予资金支持,鼓励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林下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及仿野生栽培。


三、加强中药材标准化建设

积极争取省级支持,在关岭自治县设立贵州省野生药材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并建立一批优质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以提升优质中药材种子种苗的供给能力。同时,加强种子种苗的质量监管,从源头保障中药材质量。在传统中药材道地产区,应以生态化和标准化种植为导向,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并大力推广绿色防控和高产技术示范,推动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中药材生产。此外,鼓励并协助相关中药材加工企业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推进中药材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


四、推进中药材产业品牌建设

相关职能部门应着力做好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培育和宣传工作,指导并鼓励符合条件的中药材种植企业积极申报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等。同时,积极组织本地中药材企业和产品参加国内博览会、药品交易会等大型会展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宣传推介,并指导企业主动融入“黔药”区域性公共品牌,以提升安顺市中药材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促进产业“强链、延链、补链”

围绕“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目标,在纵向上打通中药材的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横向上促进中药材产业与医药制造业、健康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等有效衔接。重点推进中药材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鼓励和引导制药企业建立“定制药园”,构建稳定的产销关系,实现“以销定产、以销促产、以销增产”。同时,加强中药材产地的分拣、洗选、烘干、储藏、保鲜等设施建设,推动加工方式向规模化、产业化、绿色化转变。加快中药材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中药材加工向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延伸,促进中药材三产融合发展。此外,大力推进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全力解决政策和资金保障问题,构建“药农+药商+药企+仓储物流”的发展格局,打造“中药种植+交易+加工+医养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作者:张清)



上一篇:安顺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下一篇:中央预算内投资基建项目EPC模式应用研究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